
汉寿融媒10月18日讯(记者:童忠平 何思琴)汉寿是农业大县,今年,全县有中晚稻面积77.8万亩,旱地作物13万亩,当地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多措并举,成功推广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多种利用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实现了“变废为宝”。
在汉寿县酉港镇富扬村这片刚刚收割后的稻田里,种粮大户熊耀华正在调度机械设备进行秸秆离田作业。随着两台8盘牵引式搂草机轰鸣作业,散铺在地面上的稻草立即被搂集成行。随后,大型圆滚打包机驶来,成行的稻草瞬间被吸走,随着旋转、压实、打捆,变成了黄橙橙的圆柱形稻草秸秆包,整齐码放在田间,田间地头立刻变得干净整洁。
汉寿县酉港镇神凤村种粮大户 熊耀华:这个是秸秆打包离田,我每天包括转运的机械有40至50台。
在位于汉寿县洲口镇小港村的湖南龙灵秸秆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熊耀华等种粮大户收集的圆柱形稻草秸秆包通过大型运输车运输到这里。这些每捆重达500斤的圆柱形稻草秸秆包通过旋转式叉车被轻易的从运输车上卸下来,然后整齐的摆放在仓库内等待进一步加工。据悉,湖南龙灵秸秆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占地面积30亩,总投资800多万元,于今年9月建成投产,是汉寿县今年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重大招商项目,年处理水稻秸秆2万吨以上,辐射周边6个乡镇近20多万亩水稻面积,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湖南龙灵秸秆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武中付:“在县委县政府号召和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下,我们着眼于解决秸秆回收、仓储和综合利用问题,最终选址于此,盘活了原有的洲口粮站。目前,公司日收储稻草能力达2000吨。根据稻草品质进行分等级处理,经过分拣、整理等加工程序后,销往云贵川等地区,用于牛羊饲料、基料以及发电等领域。”
稻草秸秆肥料化是一种将秸秆转化为肥料的方式,包括直接粉碎还田或过腹还田,目的是充分利用秸秆中的有效成分来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已经尝到甜头的汉寿县沧港镇小凡州村种粮大户向伟东今年实施的面积由去年的2.7万亩增加到今年的4.8万亩。眼下,他组织6台碎草机、旋耕机在沧港镇、聂家桥乡的6个村同时作业。
汉寿县沧港镇小凡州村种粮大户 向伟东:“(秸秆还田)能降低来年的病虫害发生率,还能改善土壤,防止板结。算下来,每亩地农药钱能省15到20元,总成本能降低35元左右。”
抓好秸秆禁烧,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事关大气污染防治、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耕地质量提升和粮食安全等。今年来,汉寿县围绕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位部署、“疏”“堵”结合、协同发力,拿出真金白银实施水稻秸秆、旱地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器设备等各类奖补,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禁止秸秆露天焚烧。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等方式,制定“一村一策”作业计划到户到丘块,全县所有中晚稻秸秆实行“30%打捆离田、70%灭茬还田”,再辅以局部深翻肥田,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转化。
目前,经县级统筹与调度,全县共投入193台灭茬机具和106台自走式离田打捆机具,有力保证了秸秆综合利用作业需求。共建成了秸秆收储运、五化利用市场主体企业31家,为离田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实现了农户受益、企业盈利、生态环保。
编 辑:傅莹莹
一 审:刘晓燕
二 审:朱自刚
三 审:张智峰
责编:傅莹莹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视频】汉寿新闻2025.10.17
【视频】汉寿新闻2025.10.16
【视频】汉寿新闻2025.10.15
【视频】汉寿新闻2025.10.14
汉寿:棉花朵朵开 喜迎丰收来
【视频】汉寿新闻2025.10.13
【视频】汉寿新闻2025.10.11
下载APP
分享到